中商情报网讯:农业特色小镇,是指依托于农村自然环境、农业特色产业或农业历史文化资源,具有明确的特色农业产业定位的小镇类型。当前,国家大力支持特色小镇发展,农业类特色小镇由于其农业休闲业、高附加值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显著优势,成为这一轮特色小镇建设中的热点。
建设农业型特色小镇具有更大的普适性和可行性
农业型特色小镇通常选择在大中城市周边,核心在于高端农业、景观和居住社区的三位一体设计,可以满足大城市母体多方面的需要。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全国超过百万人口的大城市已经达到102个,超过50万人口的城市有236个,未来十年,这个数字还可能翻一番。大城市周边的农业县份,都有建设农业型特色小镇的条件。
大城市对农业和农产品的需求是多方面的。农业特色小镇可以通过发展现代农业,成为高档农产品的供给基地,农业科研创新的基地,也可以作为休闲农业、都市农业观光基地。
大型城市人口膨胀、交通拥挤、住房困难、环境恶化、资源紧张等问题严重,特别是畸高的房价,使中产阶级在大城市改善住房的希望基本破灭,而空气相对清新、基础设施完善、环境优美、带有中国传统农耕色彩和良好居住品质的近郊农业特色小镇受到追捧。
交通通讯条件的改善、私家车的普及,以及不定时工作制在更多行业的普及,为中高级人才回归小镇创造了条件。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来临,具有康养功能的农业特色小镇也会成为中老年人的理想选择。
农业特色小镇的构建路径分析
1、品牌导向型
当前的区域规划极易出现盲目跟风现象,在没有结合当地特色的情况下,照搬照抄一些特色布局,不仅影响当地特色发展也改变区域原有面貌。因此农业特色小镇的规划实施要坚持特色导向,突出当地的品牌产业,以“农”为主题,吸收当前农业最前沿的概念,发展一、二、三产业相互融合的现代农业新模式和“社会化的现代农业”,从定位和规划中走在新型城镇化的前头。
2、传统农业企业升级型
农业是最古老的产业,在各地也早已发展定型,由于各种限制,农业企业无法转型,因此农业特色小镇建设可以考虑传统特色农业企业的转型。
一是从区域的实际出发,明确传统产业升级困境,运用科学的方法对其进行合理规划,寻找新的消费点和增长点,实现参与式发展;二是运用农业全产业链的理论对农业企业进行转型升级,打造精品,创造新消费点,培育农业特色小镇的支柱产业,避免全面均衡的建设策略;三是建立完备的考核体系,运用科学的模式和产业发展理论对农业企业转型升级进行事前预测,即从源头上把握住了建设的可行性,又从建设过程中保证其良好的发展方向和模式。
3、优质项目型
在当前去库存、调结构实现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定位和发展优质农业特色项目,要做到:一是积极鼓励农业领域创业,大胆引入创业项目,成立农业创业孵化基地,提高创业项目的可行性并减少项目的风险性;二是激励农业创新,农业小镇要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对创新性项目给予资金上的补助,并在政策上提供便利,引进创新合作的科研机构,提高创新成果转化的能力。
4、企业主导型
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在规划前期政府发挥引导作用,积极实现企业与地方的对接,通过小镇自身的需求与企业的诉求,双方进行前期的深入了解和洽谈,组织人员进行考察,了解企业规模、性质以及发展目标等,判断是否符合农业特色小镇的建设。
在小镇具备初步规模之后,将探索以企业为主导的管委会管理模式,真正实现企业主导,政府引导的原则;同时,政府将设立“一站式”的综合行政服务机构,为小镇项目发展提供高效便捷的行政服务。从现阶段来看,小镇的建设仍处于政府主动的状态下,对于城市发展的前期规划有重要的作用,也应当发挥政府部门的作用,成为市场发展的“助推器”,但从长远角度来看,政府应当让“权”、让利给市场和企业,遵循市场规律,发展农业特色小镇。
更多资料请参考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9-2024年中国农业特色小镇市场前景及投资机会研究报告》,同时中商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策划、产业园策划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