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此之外,多个国外猪企早已摩拳擦掌,试图在中国“猪”市场上收割红利,譬如德国通内斯集团已经与四川德康集团签订合作,在四川眉山投资120亿元,建设可年屠宰加工生猪600万头的项目。俄罗斯、加拿大、巴西、阿根廷等国也加大了出口我国猪肉的力度。
这甚至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连锁效应,造成肉类价格普遍上涨。
解决的根本
根据农业农村部9月的统计数据显示,国内生猪存栏同比下降41.10%,能繁母猪下降38.90%,也就是说今年国内生猪数量比去年同期减少了近五分之二,降幅再创新高。 广东方面,根据广东省农业农村厅数据,9月份共屠宰生猪2189225头,环比下降23.16%;屠宰企业的生猪平均收购价为31.40元/公斤,环比上涨18.94%;屠宰企业的生猪白条肉平均出厂价为38.13元/公斤,环比上涨19.31%。从供给与价格的关系看出,生猪存栏数量仍然存在较大的缺口。 毫无疑问,猪肉涨价就是供求关系变化的后果,但过高的猪肉价格会引起民众的不安,所以需要大量进口猪肉来缓解猪肉价格上涨。为此,商务部多次表示要鼓励扩大猪肉进口。 但是,2018年世界各国猪肉出口总量也仅仅是810.4万吨,但就算把全球出口猪肉全部进口到国内,也填补不上当前的缺口,所以关键还是要恢复生猪生产。 较早前,国务院副总理胡春华在全国促进生猪生产保障市场供应电视电话会议上说,要切实解决养殖户不敢养、不想养和养不起等问题。 为此,上层已经出台政策措施支持生猪生产发展。据称,目前各项政策措施正在抓紧落实,多数已经落地。
来源:养猪信息网综合中国政府网、农业农村部、广东省农业农村厅、环球网、联合早报、华尔街日报等